王磊

发布者:禇佳强发布时间:2016-04-07浏览次数:13113

王磊

学历: 博士

职称:教授

专业方向: 细菌致病机理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致病菌基因组水平的分子进化规律及多样性形成机制、致病菌分子检测技术

招生专业: 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员简介:

王磊男,汉族19629出生,天津人,中共党员,南开大学教授1984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1993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海外学习工作14年,2001全职回国任教

20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曾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生物学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主持建立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机构,任南开大学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近二十年,推动了我国的前沿基础性微生物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形成机理研究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微生物学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是国际上最早在基因和基因组水平研究细菌进化的科学家之一。在DNA测序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创新测序技术的应用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理论及方法,推动了微生物进化研究发展,研究了细菌基因组水平和特殊性状水平的进化动力、速率和分子形成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在微生物进化机制和病原菌形成机理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出成果。

累计发表SCI论文265篇,包括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其一为封面文章)发表2PNASNat.Commun.Cell Rep.FEMS Microbiol. Rev.各发表3。工作获高度认可,论文他引7415次(单篇最高548次),H因子545篇论文分别被ScienceNat. Rev. Microbiol.Nat Biotechnol.等专题刊文评论;被央视、人民日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媒体报道。连入选Elsevier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中2014-2015年在 “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排名前(仅2014-2015年的榜单有排名信息)。

成果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被写入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教科书Microbe, 3rd Edition

Email: wanglei@nankai.edu.cn

 

人物履历

1980.09-1984.07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07-1989.03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微生物系,访问学者

1989.03-1993.01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微生物系,获博士学位

1993.01-1998.01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微生物系,博士后

1998.01-2001.09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微生物系、澳大利亚国家微阵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04-2000.06,国际经合组织和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1.09-2004.02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

2004.02-至今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院长

2007.07-2022.03南开大学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3.03-2016.07南开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泰达学院院长

2016.07-2019.08,南开大学党委常委、校党委副书记

2019.08-2023.06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多年来一直系统地进行细菌分子进化、致病机理、环境适应机制以及细菌分子血清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系统解析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生物性状多样性之一细菌表面多糖抗原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据此建立多糖抗原聚合/处理基因具有血清型特异性理论。利用这一理论创新指导了细菌血清型分子检测技术对传统血清型检测的替代形成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的血清型分子检测技术体系,使我国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成果被主要国际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广泛认可、应用并高度评价。获发明专利118项、类(最高级)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家疾控中心及30余家省市疾控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日常检测和监测工作,并为我国重大活动安保和细菌疫情应急处理做出突出贡献。

病原菌分子进化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微生物进化分析的一整套高精度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方法,解析了一系列重要病原菌的起源和进化规律。针对进化研究的基础参数细菌分子进化速率,校正了其约100倍的误差,对新发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有指导意义,成果获Faculty of 1000 Biology推荐。首次揭示霍乱大流行菌株起源和完整进化途径的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被Science专题报道并评价为“完美的研究”;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教科书Microbe, 3rd Edition直接配以文章原图介绍了该工作

针对重要病原菌(肠道、脑膜、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性状,系统解析了其分子机理,对认识病原菌致病性形成机制,及建立疾病的有效防控、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发现了一条以生物素为信号、选择性定植大肠的调控通路;发现沙门氏菌通过操控宿主巨噬细胞的代谢变化提高自身在细胞内复制和致病性。成果在PNASNat. Commun.Cell Rep.等发表系列论文,并获高度评价。

解析了一系列极端细菌关键性状的形成机理。揭示了细菌降解长链烷烃的分子途径及其进化机制,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成果发表于PNAS,被Nat. Rev. Microbiol.作为重要成果介绍,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作为重要科学新闻报道。解析了一株可在极酸性条件下降解甲烷(第二主要温室气体)的细菌的进化机理,对温室效应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发表于Nature,被Annu. Rev. Microbiol.评论为该领域最壮观的新发现之一

首次绘制了转基因植物(木瓜)的基因组谱,是植物基因组领域里程碑式工作。发现转入的微生物基因未影响原有功能基因,且可在木瓜基因组特定位置稳定存在和表达对认识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Nature,被Nat Biotechnol. 长篇专题报道,被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表性论文(*表示通讯作者)

1. Ray Ming, Shaobin Hou, Yun Feng, Qingyi Yu, Alexandre Dionne-Laporte, et al., Andrew H. Paterson, Dennis Gonsalves, Lei Wang*, Maqsudul Alam*. 2008. The draft genome of the transgenic tropical fruit tree papaya (Carica papaya Linnaeus). Nature. 452: 991-996.

2. Peter F. Dunfield*, Anton Yuryev, Pavel Senin, Angela V. Smirnova, Matthew B. Stott, et al., Werner Liesack, Lu Feng, Lei Wang*, Maqsudul Alam*. 2007. Methane oxidation by an extremely acidophilic bacterium of the phylum Verrucomicrobia. Nature. 450: 879-882.

3. Dalong Hu, Bin Liu, Lu Feng, Peng Ding Xi Guo, Min Wang, Boyang Cao, Peter R. Reeves*, Lei Wang*. 2016. Origins of the current seventh cholera pandemic. PNAS. 113: E7730-E7739.

4. Lu Feng, Wei Wang, Jiansong Cheng, Yi Ren, Guang Zhao, Chunxu Gao, Yun Tang, Xueqian Liu, Weiqing Han, Xia Peng, Rulin Liu, Lei Wang*. 2007. Genome and proteome of long-chain alkane degrading 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 NG80-2 isolated from a deep-subsurface oil reservoir. PNAS. 104: 5602-5607.

5. Lingyan Jiang, Peisheng Wang, Xiaorui Song, Huan Zhang, Shuangshuang Ma, Jingting Wang, Wanwu Li, Runxia Lv, Xiaoqian Liu, Shuai Ma, Jiaqi Yan, Haiyan Zhou, Di Huang, Zhihui Cheng, Chen Yang, Lu Feng*, Lei Wang*. 2021. Salmonella Typhimurium reprograms macrophage metabolism via T3SS effector SopE2 to promote intracellular replication and virul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879.

6. Yutao Liu, Bin Liu, Tingting Xu, Qian Wang, Wendi Li, Jialin Wu, Xiaoyu Zheng,Bin Liu, Ruiying Liu, Xingmei Liu, Xi Guo, Lu Feng*, Lei Wang*.2021.  A fructose/H+ symporter controlled by a LacI-type regulator promotes survival of pandemic Vibrio cholerae in seawater.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4649

7. Bin Yang, Lu Feng, Fang Wang, Lei Wang*. 2015. Low Biotin Status as a Signal for Site-specific Colonization of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 in the Large Intest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 6:6592.

8. Bin Liu, Yuriy A. Knirel, Lu Feng, Andrei V. Perepelov, Sof’ya N. Senchenkova, Peter R. Reeves, Lei Wang*. 2014. Structural diversity in Salmonella O antigens and its genetic basis.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38(1): 56-89.

9. Bin Liu, Bo Hu, Zhemin Zhou, Dan Guo, Xi Guo, Peng Ding, Lu Feng, Lei Wang*. 2012. A novel nonhomologous recombination-mediated mechanism for Escherichia coli unilateral flagellar phase variation. Nucleic Acids Research. 40(10): 4530-4538.

10. Ram P Maharjan, Thomas Ferenci, Peter R Reeves, Yang Li, Bin Liu, Lei Wang*. 2012. The multiplicity of divergence mechanisms in a single evolving population. Genome Biology. 13(6): R41.